文字/攝影 盧怡安
喜歡坪林的包種茶,泡開時,帶著各種白色系花香。幽微一點的如蘭花,濃一點的就如梔子花。也有一年,在坪林一處茶莊,茶莊女主人泡開一款早摘的春茶,用她一貫的高溫熱水沖下去,哇,香氣是溪邊盛開野薑花那樣的濃。
不過收到用野薑花本人,窨製的碧螺春茶,而且來自坪林包種茶世家的手中,又是另一件新奇的事了。
嚴格來說,這款野薑花碧螺春,也不能稱為窨製。窨茶的窨,音同燻。意義上也很像燻製。就是在製茶時,將茶烘好成為花茶用的茶胚之後,把鮮花一層花、一層茶,一一放上。等到茶葉吸足花香之後,挑掉枯萎的花瓣,再重新烘茶。令大家耳熟能詳的茉莉花茶,就是其中一種代表。
收到的野薑花碧螺春,一打開,就看到嫩白的野薑花本人,藏在茶葉之間,沒有被挑掉。有乾燥處理,除了輕揚的白花香,還有一陣獨特的氣味。啊,怎麼忘記了呢,它是薑科的植物啊,不濃烈,淡雅的薑香,撲鼻而來。
太好奇了,馬上備好熱水來,想一嚐它泡開之後,究竟是什麼滋味。
把野薑花與碧螺春湊在一起,也是個有趣的想法。碧螺春的滋味,通常淡雅得如同薄紗一樣幽柔。溫和,帶著愛茶人用綠豆仁來比喻的豆甜、豆香,也有一些草香。泡得恰當時,淺淺柔柔,不扎口,甜味溫柔繾綣過舌尖。
野薑花的花香,稍微霸道;香料般的薑香,也個性分明,和碧螺春在一起,處得來嗎?
溫和地,如同平時對待一般碧螺春那樣,把八十五度的熱水注入小壺,等待壺內的新茶,浮現回應。
哇,薑香竟能這麼優雅耶。第一泡的杯面香拂來,也從舌尖傳來,我心裡這麼想。原來,把薑母鴨的薑味,想成十段,此時大約只有一段,薑香就從濃烈的辣感,成為雅緻浮飄的一種撫慰氣味。可能會是你冥想時會喜歡聞到的氣味,甚至比那樣更客氣淡退,一種更少女、更害羞的感覺。
的確和碧螺春很搭呢。先是少女感的薑香,淺淺的白花香,然後是綠豆仁的豆甜。隨著每一泡的推移,薑香與花香漸弱,茶的回甘與有韻,漸漸拉長。這個過程,也很有趣。
淡淡豆黃色的幾杯,喝完了之後,我才意識到,嗯,是很適合秋天喝的茶呢。來自「清山寶珠」,是最近新嘗試的一款茶。
盧怡安
飲食作家,生活雜誌記者經歷十餘年,關心生活美好事物,包含藝術、飲食、旅行。2010年開始習茶,從臺灣烏龍茶道的學習中,漸漸體會器物、滋味、態度與氛圍美感彼此之間的平衡,著有《秋刀魚一條半》、《秋刀魚變溫柔了》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