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茶事・盧怡安專欄】⼀杯陪寫稿的茶

文字/攝影 盧怡安

家附近可以喝茶寫稿的咖啡廳,最近越來越受歡迎。

我有所準備,店內一點開門營業,我十二點五十分就下樓前往。家裡住得近,實在太有優勢,五十五分我已經好整以暇地在門口等著。身邊三三倆倆,打扮得很年輕的女孩兒們,也已經在等。我慶幸她們都不搶也不爭,站得離門口稍有一段距離,很有禮貌。

店門一開,我是站得離門口最近的,店員迎來便輕聲地問:「有訂位嗎?」啊,有訂位嗎,有訂位嗎,有訂位嗎?沒有。我嘴巴開開地看著有禮貌、有訂位的女孩們一一魚貫入席,然後店內七桌已經滿是她們的微笑。

收起下巴,只能回家。所幸回家也只是五分鐘的事。

家裡不能寫稿嗎?當然也是可以。窗景嘛,沒有咖啡店落地窗外的那麼寬敞明亮,但也還行。陽台上蓬生沒好好管的蕨類,當作是綠意橫生。桌椅嘛,平時喝茶的矮桌略有一些矮,但吃飯的餐桌收拾收拾,維他命罐子收起來,看起來還算讓人願意坐下工作。

現在就差一杯陪寫稿的茶。

寫稿是這樣的,平時不以文字為工作的朋友,聽到我一直遲交,常常會問:「妳沒有靈感喔?」我聽了總是笑出來。我們這種寫字跟耕田一樣的人,該寫些什麼早就在那裡,像插秧一樣,線一劃,整排的洞,等著彎腰補滿而已。缺靈感嗎?沒有,缺定力跟動力而已。

在家寫稿很危險。一下想要洗剛剛吃了水果的盤子、叉子;一下想要把早上買的菜整理漂亮拍個照。一下想到某個畫面非翻出當時的照片不可,一下…….沒完沒了。

家裡不能動手泡茶來喝嗎?當然可以。但我要不是突然沈浸在新茶道具把玩上,就是在茶櫃茶桶前面挑個半天,最後東沖一泡、西沖一泡,都品嚐完了也西曬了。稿子呢?

好,今天就打定主意,來泡一杯絕對能交稿的茶。

寫稿用的茶呢,斟在咖啡杯裡就好。我那些精細品香的高腳小杯、白瓷小甌,都先收好。

想像自己如賽馬用的馬,戴上了只能往前看的眼罩,筆直地進廚房,筆直的取水燒開。然後茶櫃前盲抽一盒茶,不能選。咦?這樣好像也蠻好玩的。

不行不行,玩到這裡的時候突然中斷。我抽出了一盒茶,是稍久之前開的包種茶。哎呀不行,時已入秋,這開得久的白花香清淡粉軟,不怎麼適合。再抽一盒,高山冬片,不行不行,最近太常喝這個了。眼看又要日薄西山,我手中的茶罐裡,突然出現一包我已經遺忘的美人紅。啊好,就是它了。

美人紅是採摘著蜒嫩芽,像要製作東方美人茶的材料那樣,但直接做成紅茶。有豐富的蜜香,但是口感上更有勁、持續得長一些。

非常適合陪寫稿。

寫稿的茶是這樣,因為可能兩手都沒空一直捧杯品嚐,香氣比滋味來得更重要一些。有了暖香的陪伴,寫稿應該蠻有動力。口感上也需要勁長一些,微微收斂點也沒關係,回甘轉甜之後在兩頰,一只咖啡杯的茶可以陪得半個下午。美人紅用法式濾壓壺泡好之後,香、韻皆宜,真的恰如其分。

喏,你看,我現在不是把稿子寫好了嗎?



盧怡安

飲食作家,生活雜誌記者經歷十餘年,關心生活美好事物,包含藝術、飲食、旅行。2010年開始習茶,從臺灣烏龍茶道的學習中,漸漸體會器物、滋味、態度與氛圍美感彼此之間的平衡,著有《秋刀魚一條半》、《秋刀魚變溫柔了》等書。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