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選讀】閉上眼睛,這次我用聞的——讀《香氣炸彈》

Nov/Dec  帶我走入夢境的藝術家
主題選讀專欄

每期邀請一位編輯/作家談談閱讀的療癒、思索與啟發,偶然展開的一頁,或許就能邂逅一本與自己有所共鳴的書。慢慢讀,文字有香,日子更有味。

導讀人.撰文 ―― 詩人 陸穎魚
當期選書 ――《香氣炸彈》陳依文

時下年輕男女喜歡塗抹香水,可能是想增強自信與魅力,可能是想展現個人獨特品味,也有可能純粹想讓自己藉由香氣感受幸福和愉悅。若我用深具詩意的、曖昧的、奧妙的話來說,香水是隱形的保護色,是面對世界的一種無聲語言,它渴望隱藏,也渴望吐露,於是我們再次證明,矛盾是人類本性,但矛盾存在讓人依戀的吸引力。

我有時覺得,詩人也像調香師,詩人運用不同詞彙意象表達各種情緒濃度,每個讀者都可以自由詮釋一首詩的意思,於是一百個人讀詩,就會出現一百種讀法和感受;就如同款香水融進不同人的肌膚,由於各自肌膚的獨特性(溫度、油脂、水分、酸鹼值等因素),味道會變得不一樣。如果詩有香氣,那又應該如何分類?詩人陳依文就寫了一本以文字融入香氣為主題的詩集,試圖引領讀者進入非一般的香水世界,為平面閱讀再增加一層嗅覺。

翻開《香氣炸彈:五十七場試爆紀錄的香氣震波》目錄,所有詩被分為十二種嗅覺調性:水生調(Aquatic)、皮革調(Leather)、柑橘調(Hesperide)、花香調:木蘭(Floral: Magnolia)、無花果調(Ficus carica)、果香調(Fruity)、草本調(Herbal)、木質調(Woody)、東方調(Oriental)、花香調:鈴蘭(Floral: Lily of the Valley)、苔蘚調(Chypre)、安息香(Benzoin),這些調性之名本身就充滿著大自然的風情畫意,令人愉悅。

更有趣的是,陳依文針對各輯不同香氣與詩調,細心繪製十二張「語場氣味雷達圖」,以此對應《香氣炸彈》中香調分明的各場文字爆破,幫助讀者辨識各種調性中的情感強度、殘響時間與象徵密度。不能否認,詩人創造了一種新的讀詩方法,一種新的寫詩角度,把許多深層情緒調為不同香氣,讓人陷於其中,經歷迴盪與醒覺。


延伸閱讀 

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

作者 樹木希林
譯者 藍與析
出版 遠流

日本國民奶奶女演員樹木希林說過:「我對任何事都能感到有趣。」當你夠老,就會漸漸明白人生是百般滋味在心頭,然而如果生命平淡乏味,試問何來滋味?此書集結樹木希林面對生老病死等課題之訪談精華,言語間彰顯她的思想獨特,勇於打破傳統生活框架,終令其個人魅力猶如不能被複製的香氣。

 

 

春天是一個晴天的早上

作者 馬尼尼為
出版 斑馬線文庫

想像春天是什麼香氣?想像晴天是什麼情緒?想像早上是什麼味道?既是詩人也是畫家的馬尼尼為運用她的彩色腦袋把這三種具體的、抽象的、明確的、曖昧的東西美妙地融合,而我喜歡她說:「好的東西就是春天。」打開這本書,每天想到一個你覺得是好的東西,讓自己的生活裡永遠有春天存在。(圖/斑馬線文庫)


陸穎魚

詩人,也為台灣獨立書店「詩生活」店主,常被讀者稱為「魚店長」。著有詩集《淡水月亮》、《晚安晚安》、《抓住那個渾蛋》;獨立出版小誌《待你醒來一個無瑕的宇宙》、《嬰兒雲》、《三歲詩人》。過往以詩人及藝術家身份跟不同藝文單位合作,如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詩歌節、世紀當代舞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