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呼吸找到自己的無可限量】楊雨樵——字詞的縫隙 ⺠間譚講述者的呼吸法

陳奕維攝

文/圖  楊雨樵

作為一位民間譚(folktale)的講述者,一位歌手與一位講師,大量的講話與吟唱勢不可免。尤其一部傳統民間譚的長度,經常長達一個小時以上,有些故事還得持續講兩個多小時,包含五十位以上的角色。昔日在吉爾吉斯斯坦或哈薩克斯坦,不少英雄敘事詩的講述者還得持續數個夜晚,才能講到一個段落。

這麼長時間的單人演出,若要維持自己的演出狀態而不累垮,其關鍵核心就是有效率的呼吸。以下我想約略分享一下自己的呼吸方式: 

平日維持著腹式呼吸,但到了表演前十二到二十四個小時,我會將呼吸的頻率降到平常的五分之四左右,並且保持沈默。講故事前為了進入出神狀態,我會先確認所在空間的溫溼度、空間的大小、空間中的人數與人們的情緒等等。

在表演位置就定位後,我會進行相當長的一次呼吸,吸氣十秒,慢慢吐氣約四十到五十秒,確保所有的氣都完全吐光,使自己身體這個「管道」維持在通暢無阻礙的狀態。

故事進行中,要運用各種聲調、節奏與音量的言詞語句,所以必須不斷機動地調整自己的呼吸。由於這些民間譚都是口頭傳統(Oral tradition)下的產物,因此歷代民間譚講述者所構成的語句,都會有意識地留下字詞的縫隙,供講述者與聽眾一起呼吸。

說起來確實像自己在演奏巴哈、庫普蘭(François Couperin)或史卡拉第(Domenico Scarlatti)的鍵盤作品時,也會於譜上注意到作曲家為人們所留下的呼吸時刻。這些時刻很短,字詞的縫隙如許狹窄,但自己的鼻子與嘴巴,就是要確實地透過這縫隙,從故事嚴密的高牆中獲得從自外界竄流進來的新鮮空氣。同時,意識著這涼冷的空氣是怎樣透過口腔、鼻腔與咽喉,偵測自己的橫隔膜、肋間肌與背闊肌等肌肉群的狀態。

在縫隙中,瞬間完成這些意識與偵測,緊接著,下一句話就開始了。


楊雨樵 Yu chiao Yang

喜歡散步,喜歡樹的屍骨。
專職為口頭傳統民間譚(oral traditional folktale)的口頭表演藝術家,
參與第七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演出《回聲返照》。高雄市電影館講師與衛武營劇場體驗教育計畫業師。
著作包含甲骨文異譚《藝》、《易》、《一》等,
文字散見於國藝會線上誌、Giloo 紀實影音、《幼獅文藝》、《MUZIK》等。


完整閱讀 伊聖詩3-4月主題企劃|像花草一樣地呼吸——擁抱寧靜呼吸法 BREATHE IN PEACE WITH PL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