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冠羞避現象:學習如何用木質精油 調整你與世界的親密度

作者:周湘玲/羅雨航

無論在地球的一處,植物總與我們寸步不離,即使身處鋼筋叢林的龐然城市,觸目可及之處仍有好些植物自在生長著。但你可曾細心傾聽或花時間駐足觀察過一棵樹木嗎?不論是盤互交錯的樹根、有著永恆印記的樹皮、穩固支撐的樹幹,甚至是巴眨巴眨如眼睛般的葉片都默默訴說著自己的故事。

樹冠羞避 (Crown shyness)是在一些樹種上觀察到的現象,它們的樹冠互不遮擋,形成一個溝狀開口。

許多研究發現,植物間也會溝通交流,而植物的語言就如晚風吹拂樹葉摩擦出的聲音,像是一門古老又美麗的語言,悄悄訴說著土地與生命的歷史。

樹木間的相處之道

樹林間有一種有趣的現象叫做樹冠羞避 (Crown shyness),意指有些樹木即使長的很靠近,但頂端的樹冠層會避免觸摸各自的枝枒,創造彼此明確的邊界,從下方往天空觀看,就像是天空的一道道河流。而這種含蓄禮讓的個性,僅少數存在於山毛櫸科、松科這些樹種,顯示了植物其實知道彼此的存在,減少爭奪陽光與養分,各享空氣與光照,避免互相干擾。

然而在森林的另一端,卻有著別於如此的現象,相鄰的兩棵樹隨著不斷生長,在風的作用下,相交的枝葉經過長時間的摩擦,樹皮被磨掉後露出了形成層,相交的地方癒合之後便形成了連理枝,兩棵樹就此成了生命共同體。種種自然現象使得我們時常受到啟發,訝異植物社會居然跟人類社會有許多相近之處,驚奇之際也使人渴望更加了解這個奇妙的生物。

讓植物智慧陪伴你建立與世界的親密程度

乳香樹 Boswellia thurifera

獨處星球的靜定香氣-印度乳香 Boswellia thurifera

人就如同樹木一樣,面對事物也發展出與世界不同親密度的相處之道。有時候我們好希望從陀螺般忙碌的大小事中抽離喘息,去一個專屬於自己的獨處星球,接受養分的滋養及身心照拂。就放心去吧!讓印度乳香精油的靜定香氣陪伴著自己,時刻關照身心。

生長在印度、北非的乳香樹,長長的枝枒扭曲多刺,因此樹木之間彼此都保持著一段適當距離,獨立自主且堅強地矗立在貧脊的土地上。當乳香樹自我察覺如皮膚般的樹皮受傷後,立刻會流出擁有強大癒合能力的香脂來包覆傷口,溫柔舔拭並加速復原,它多元的成分讓乳香精油對於獨處時的身心關照特別全面,也是這樣的堅毅特性讓乳香精油香氣溫暖而堅定,是需要提升覺察力、理解力與接納自己時很棒的旅伴。

👉前往尋找印度乳香 Boswellia thurifera 系列商品

歐洲赤松 Pinus sylvestris

推開世界的門-歐洲赤松 Pinus sylvestris

我們在生活中也常有需要推開世界的門與其他人接觸合作,共同完成任務。但錯綜複雜的角力或拉扯常讓我們疲乏,進而衍生很多困擾。我們何不向有知有覺的植物來學習生命的功課?學習樹木的樹冠羞避效應,謙和柔軟、溫和包容彼此,但仍保有自己的信念與舒適的界線,並形成一個密集的網絡互相扶持,共生共好。

歐洲赤松就是一個這樣擁有溫和力量的精油,其根系幅員廣大,直徑是樹冠的二倍,為自身提供非常充足的滋養能量外,也為同伴提供舒適的生長空間,彼此尊重,沒有簇擁推擠,一切舒適自在。除此之外,歐洲赤松擁有抵禦發炎、激勵身心的強大能量特質,特別適合作為面對挑戰,身心能量容易被掏空時的顧底氣精油。

👉前往尋找歐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系列商品

澳洲尤加利 Eucalyptus radiata

為愛發聲—澳洲尤加利 Eucalyptus radiata

常常我們也有想要與特定的人有更親密連結的時刻,或許是職場中的好人緣、家人間的緊密關係或戀人間的相看兩不厭,這樣的愛與分享都是維持親密關係的關鍵,如同二棵互為鄰居的樹木決定要好好相處時,常會避開粗硬枝條而將細小枝枒伸向對方,輕輕碰觸,如同人類的擁抱一樣彼此依靠。當兩棵樹木決定攜手往下一步發展,則結合成為連理枝,相許互伴一生。

這樣非常特殊的情況曾發生在尤加利樹種上,一整片林地中,澳洲尤加利雖有筆直樹幹,但上層的樹枝小手卻毫不吝嗇的把愛表現出來,擁抱鄰居同胞甚至是不同種的樹木,共同分享同一片土地的養分及日光,一起發出化學氣息讓害蟲不敢靠近。在生活中,不論你需要這樣的關愛或想要給伴侶這樣的能量時,請讓澳洲尤加利精油香氣隨行,清新香甜的氣味能拉近彼此距離,而它成分非常溫和卻很強大,高比例的氧化物給呼吸道最佳的保護力,讓我們勇敢地讓愛發生(聲)。

👉前往尋找尤加利香調商品

呼吸系統實用小配方

1.香氣處方|尤加利 5 滴 + 迷迭香 10 滴 + 檸檬 5 滴,調製複方,用於薰香中
2.香氣處方|薄荷 5 滴 + 絲柏 5 滴 + 尤加利 5 滴 + 植物油 10ml,調製滾珠瓶,塗抹於咽喉區

*依台灣現行法規,芳香療法為輔助方式,請勿取代正統醫療,若有相關問題,請詢問專業芳療諮詢師及專業醫師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羅雨航
核稿編輯:YULIN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