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練習自然而癒|伊聖詩9-10月週年慶專題
一植在身邊
Stand By Me
—
主題選讀專欄
每期邀請一位編輯/作家談談閱讀的療癒、思索與啟發,偶然展開的一頁,或許就能邂逅一本與自己有所共鳴的書。慢慢讀,文字有香,日子更有味。
導讀人.撰文 —— 植物科普作家/胖胖樹 王瑞閔
當期選書 ——《不知道的都叫樹》 古碧玲
每個人記憶的方式不同,有的人用工作來記憶,有的人用遷徙居住的城市來記憶,有的人用身邊來去的人來記憶,有的人用旅行風景來記憶,而《不知道的都叫樹》的作者古碧玲總編輯則是用植物來記憶。
不論是身邊的人事物,或是不同階段的歲月,甚至是心中的想望,作者的記憶總是會連結到某一種植物。字裡行間不難發現,古總編輯是一個對植物深深著迷之人,不但植物一直陪伴在側,他也一直在留意身邊的一草一木。一樣走過路過,一樣瞥見植物,但是古總編輯卻願意為植物停下腳步,讓植物走進自己的生命。
雖然書名為《不知道的都叫樹》。但是打開這本書就會發現,作者認識的植物種類不但多,對植物的了解也十分深入。從身邊容易見到的花草樹木切入,包含植物的外形、原生地、乃至物候,都有細膩觀察與描述。而購買、贈送,或花盆裡自生,看似簡單的來源紀錄,也讓我們對植物的生長特性又多一層了解。此外,作者旁徵博引古今中外書籍,各種有趣的典故,或是鮮為人知的紀錄,躍然於紙上。從各種角度讓讀者可以對植物有更多的認識。
但是可別認為這是一本植物圖鑑或科普書而卻步。這是一本文字優美易讀,關於植物的自然書寫。細讀每一篇散文,不但可以藉由古總編的記憶,用輕鬆的方式認識植物,也可以窺見古總編的日常點滴,還有對人事物的情感。那怕對植物不見得有興趣,都可以在流暢的文字中獲得閱讀的趣味。
隨著文字的鋪陳,《不知道的都叫樹》時不時也勾起自己的植物記憶:像是慶祝國中畢業所種下的麵包樹;高中時在上學必經路旁,最初自己誤認為是鳳凰木的大葉巴克豆,母校停車場那棵臥看一屆又一屆莘莘學子上下學的金龜樹;大一入學後便迫不及待到植物標本館後方去看那株神秘的十字葉蒲瓜樹;當兵時營站門口筆直且板根隆起的吉貝木棉……植物也一直在身邊,為我加油打氣。
或許跟古總編輯記憶的規則不太一樣,成長背景與經歷完全不同,但是我們都受至親影響而愛上植物,栽培植物。還有愛看書的習慣,無論是紅極一時的小說《刺蝟的優雅》,抑或是只有植物狂熱者才會讀到《沉默的花樹》當中對金龜樹的描述,都是我們共同的閱讀書單。看完這本書,終於明白為何孤僻的我跟古總編每一回打開話匣子便停不下來,畢竟我們都是書中所謂「喜歡植物的軟弱之人」啊!
這幾年植物與自然書寫方面的書籍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翻譯書、本土寫作,一本又一本,滿足了我們這些自然愛好者的閱讀癖。然而,我認為古碧玲總編輯這本《不知道的都叫樹》最接地氣。能夠讓所有人,不論喜不喜歡植物,不論對植物了解程度多寡,都可以有所感動。
延伸閱讀
植物學家的筆記
申惠雨/大田出版
一本詩集般的植物故事書,作者精細繪製上百張植物畫,欣賞優美圖像,吸收植物知識的同時,也能深深吟味自然隱含的人生哲思。
圖/大田出版
療癒之島
楊智凱、溫佑君/商周出版
每一種台灣原生植物,都連結著一段生活經驗與歷史記憶,本書以森林香氣領航,開啟一場閱讀台灣之旅,帶讀者重返自然,獲得療癒。
胖胖樹 王瑞閔
植物科普作家。曾獲金鼎獎、Openbook好書獎、吳大猷科普著作獎金籤獎等獎項。擅以說故事的方式介紹植物與歷史文化的關聯。著作有《看不見的雨林──福爾摩沙雨林植物誌》等書。
FB|胖胖樹的熱帶雨林
【伊聖詩 9-10月週年慶專題】一植在身邊 Stand By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