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選讀專欄】如果一本書的前身是一棵樹 —— 讀阿尼默《情批》

Jul/Aug  住在植物小島的每一天
主題選讀專欄

每期邀請一位編輯/作家談談閱讀的療癒、思索與啟發,偶然展開的一頁,或許就能邂逅一本與自己有所共鳴的書。慢慢讀,文字有香,日子更有味。

導讀人.撰文 —— 作家/王小苗
當期選書 ——《情批》阿尼默

老家房間有一個抽屜,折疊著我收過的信和紙條。上課和朋友互傳的廢話,聖誕節和生日的卡片,無疾而終的交換日記。

考上大學那年暑假,我把抽屜裡的信全丟了。為什麼非得這樣做?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或許是幻想著擁有空白的過去,就能成為不被回憶拖累的人。

多瀟灑,像奶奶一樣。爺爺與奶奶結褵超過七十年,爺爺離世時,我們擔心和爺爺相依為命的奶奶會喪失活著的意志。

她沒有。奶奶清空了房裡爺爺蒐集的玩偶和貝殼,開始過起她的新日子。

用動搖的假牙,繼續吃愛吃的餅乾。坐得離電視奇近,好聽清楚賣藥電視台播送的台語老歌。嚴重退化的雙腳,每天只能承受站立十分鐘,她會走出陽台,探望爺爺生前心愛的花草盆栽。

爺爺晚年失智後,迷糊不知人事,不只一次,跑到離家幾條巷子外的花圃,偷摘別人種的七里香,帶回家放在奶奶桌前。

這件事,是因為有陌生鄰居來家裡抗議了,我們才發現的。沒人捨得苛責爺爺,但我有許多事想不透。為什麼退化的神經元,不會忘記喜歡的味道?為什麼枕邊人的名字都想不起來了,依然想要送花給她?

「跤面頂有你的跤印 / 肩胛頭是手指 / 風聲帶來消息 / 不管何時你攏一個人來來去去 / 猶未笑 / 阮就先歡喜」

春日裡某一天,我聽著廖士賢朗讀阿尼默的台語繪本《情批》,重複一遍又一遍。我想起老家那格被清空的抽屜,唯獨留下一封信我沒有丟。

信裡的字句,羞怯如染過顏料的樹冠,密麻近乎可以成為一部小說的篇幅。寫信給我的人,是個好安靜的男孩,在我們真實見面的場景,他總是沉默,以致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以為他討厭我。

我不曾回信,只是懞懂於某種緘默而闕如的溫柔,像夜空中消瘦的月亮,像車水馬龍外的七里香。我摸索著還有一種情感的樣態,是我被自己對於你的情思所佔領,但我不佔有你。


延伸閱讀

海邊的森林
劉倩帆/作者獨立出版

五段環繞在同一片森林與海的短篇漫畫集,沙灘上的奇遇、等待一首詩的女孩、在森林裡看見怪異風景而迷路的女子以及一隻作夢的鹿……獨立漫畫家劉倩帆的作品輕薄如夢,帶有詩意質地,領讀者走進潛意識的氤氳風景。

 

採集人的野帳
英張/蓋亞文化

植物職人漫畫《採集人的野帳》,背景取材自大正時代興建的台灣首座植物標本館——台北植物園腊葉館,以大稻埕藥草堂之子的視角切入,從野外採集、鑑定到研究、紀錄,描繪台灣原生植物發掘的黃金年代。


 王小苗
寫詩,寫歌詞,教書,做書,做音樂企劃,偶爾拍音樂影像。近年出版有詩集&數位音樂專輯《邪惡的純真》、繪本《什麼將把你帶走》。

FB|王小苗

IG|uncannymiao